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29章(1 / 2)





  唉,她虽然不守妇道,可是,钟大郎他提起裤子不认账的做法实在令人心寒。还有黄婶子也是,孩子生下来只去看过一回,说是大郎不在家,得等他回来滴血认过亲,才能确定孩子是不是他们钟家的种,在这之前,竟然就放任着不管了。阿奶看她可怜,也受过钟叔几回托,让向北给她送过东西,可这长远也不是办法。你如果在工地那看到钟大郎,就提醒他一句吧,人啊,可不是这么做的。”

  听绿竹说起钟大郎和洪寡妇的事,冬至不免想起那天在山上的小庙里看到的一幕,忍不住叹气,如果当时他阻止了,事情是不是会不一样?可再想想,又觉得他们没有了山上那一回,还会有其他机会,他拦不住的。

  绿竹看他皱着眉头叹气,伸手揉了揉他的眉头,“怎么了?是不是很为难?如果觉得为难,或者不方便,不去和他说也没关系的,毕竟他早晚也会知道。”

  冬至摇了摇头,看着她信赖的目光,心头一动,本来想要瞒着的事情也说了出来,“我碰见过他们苟合,就在山上的山神庙里。”

  绿竹一怔,而后反应过来冬至说的是看见过钟大郎和洪寡妇行苟且之事,脑袋空白,脸上的绯色也褪去,“洪寡妇的身子,你都看见了是不是?”

  冬至见她这样,慌了,忙摇头否认,“没,钟大郎趴在洪寡妇身上呢,我能看见什么?两根柴禾腿?”

  绿竹眼睛一眯,想到了洞房那一晚,“咱洞房的时候,你可好像挺熟练的。”

  冬至只好把自己的猥琐行径都招了,“我这不是不会嘛,男人堆都爱说荤话,我就偷听了几回,我那不是怕你疼嘛!媳妇,你信我,你是我第一个女人,也是这辈子唯一的女人,别的女人我都入不了眼的!”

  绿竹将信将疑地看着他,冬至无奈,三根手指朝天,“我发誓!”

  绿竹气定神闲地催他,“那你发吧。”

  冬至见她眼睛炯炯地看着自己,知道她是来真的,于是也不犹豫,起身,“等我一会。”

  说完出了屋子,跑去院里,不一会拿着一截枣树的枝条进来,跪在她跟前,“我徐冬至向菩萨,向天,向徐家的列祖列宗起誓,这辈子只忠于赵绿竹一人,他日如违今日之言,愿受一切惩罚。”说完把枣树枝折断。

  绿竹并未阻止他,她被上辈子的事情吓怕了,苗丫的事也好,洪寡妇也罢,还是其他女人,她都不得不防着,冬至的话她都记得,也相信他,可有时候信任并不能让她安心,尤其是她怀着孕,情绪本就不稳,思绪更是多疑。

  默默地看他发完了誓,她向他摊开手,“把枝条给我。”

  冬至不解其意,乖乖地将半截枣树枝放到她手心里。

  绿竹接过,很是郑重地告诉他,“冬至,我们成亲的时候是拜过天地拜过徐家的列祖列宗的,发誓要永结百年之好,我也给你一句话,你若不离,我便不弃。”说着也把那枝条折断。

  冬至怔了,抓着她的手,摊开来看,看她手红了,上头还有枣枝的树皮,忙帮她吹干净,嘴里心疼地念叨,“好端端的怎么就发誓了,你看,手都红了,疼不?”

  绿竹摇头,轻声道,“不疼。”

  冬至叹气,搂着她说了实话,“我承认,我的确看到洪寡妇的身子了,我就是不知道那事怎么做,听浑话也听不出个所以然来,恰巧碰到他们俩了,我就看了,顺便取了一下经。”

  绿竹知道怎么回事倒是心平气和了,想到自己和李佩茹一起看春宫图的事,也有些不自在,不过既然事情说开了,她也不扭捏,“以前的事我不管,就当你看了一回春宫,你以后见着洪寡妇,啊不,见着其他女人,你得给我绕路走,看都不能多看一眼。”

  冬至看她没生气,心底松了口气,不住地点头,“嗯嗯,不看,坚决不看,他们哪有你好看?”

  “比我好看的你就看了?”绿竹瞬间抓住他话里的漏洞。

  冬至一个激灵,马上补漏,“在我心里,你最好看。”

  绿竹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,傲娇地道,“算你识相!”

  这时她肚皮一动,冬至的手正覆在她肚子上护着,第一时间感觉到了,惊喜地问她,“媳妇,他,孩子他,刚才动了?”

  绿竹满脸温柔地将手覆在他手背上,“嗯,许是知道你回来了,急着和你打招呼呢!”

  冬至乐了,“我听听!”说着低头把耳朵贴在绿竹的肚皮上,“宝宝,我是爹!”

  这时肚皮又是一动,冬至眼睛发亮地看着绿竹,“动了,动了,又动了!媳妇,他知道我是他爹呢!”

  绿竹于是将方才的事放到一边,珍惜当下的温存,笑着嗔他,“傻子!”

  “不能在娃娃跟前说这个,他听得到。”

  “嘿,他还听得懂了?呆子!”

  “咱的娃肯定聪明,我说他听得懂就听得懂!”说着又想起了什么,“宝宝有没有闹你?”

  绿竹摇头,“没有,他很乖。你去我妆匣里拿个本子来,他什么时候动的,爱吃什么,我都记着呢!”绿竹觉得自己平素不爱吃的,忽然变得喜欢吃了,那是因为宝宝喜欢吃。

  冬至去拿了,绿竹于是翻开本子,一句句地读给他听。

  一夜温存,一夜温情。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出来看动作片,迟早要还的

  ☆、过年

  大年初一一早,徐婆子就领着冬至和绿竹拜了祖先,和祖先说了许多家里的近况,希望他们能够保佑家里一直顺遂,还有保佑绿竹生个大胖娃子,好叫徐家有后。周师傅也给冬至他爷爷上了一柱香,感谢他当年救了徐婆子。

  拜完祖先,点了鞭炮,徐家的大门便打开,村里家家户户的小娃子们便都上门来讨糖吃,冬至回家来的事也就传了出去。

  冬至回来了,还在建行宫那拜了个师傅,还是坐着马车回来的!

  徐家顿时多了许多上门来看热闹的,大多数人还想问问家里去服役的男人的情况。

  冬至怕绿竹身子重被冲撞了,便不让她招待客人,徐婆子年纪大也不耐烦这些,冬至于是把事情都揽过来,众人也知道他是个话少的,半天问不出个屁来,又不敢去打搅周师傅,只好悻悻地问他什么时候回去,到时能不能帮忙给家里服役的男人捎点东西。

  冬至问过周师傅,得了他首肯,才点头应了,不过也说了不好带太多,马车装不下一个村子的东西。

  众人都喏喏地应了,又转去赵家问赵铁柱赵铁栓那边具体的情况。

  待把人都送走了,冬至才松了一口气,绿竹忙把人拉到身边坐下,“累了吧,快歇歇。”

  徐婆子在一旁念叨,“咱家好久没这么热闹过了,不过,还是清净点好。”过惯了大半辈子清净日子的徐婆子其实不是很喜欢热闹。

  冬至点头,“嗯,清净些好。岳父他们比我能说会道,而且村里服役的大多和他们一处做工,想来赵家那边比我们这还要热闹。想到就头疼。”

  周师傅捧着热茶感叹道,“村里人纯朴,没那么多弯弯道道。”不像京里,唉,不说也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