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67章(1 / 2)





  大多数朝臣们听了下意识就想劝阻, 没有这先例啊,再受宠的公主都没这样,连扶苏公子都还没有封地, 当然公子以后极大可能继承皇位, 要不要封地无所谓, 但是比起宫里其他公子,小公主俨然走在了前头。

  李斯要想得更明白些,现在在代郡小公主的声望俨然比陛下还要高, 将这里赐给公主做封地,那些百姓以后就是公主的百姓了,这样只会众望所归, 百姓的凝聚力会更加强大。

  这几乎代表着这个地方以后发生叛乱事件的可能性几乎为零,因为他们信仰小公主,将公主当成自己的恩人, 又怎么会造自己恩人的反?

  哪怕以后那地方发生不好的事情,他们也能第一时间平息下来,因为他们信任小公主, 这种信任几乎是无条件的信仰。

  李斯叹息了声, 这小公主果真是有大造化啊, 李要跟在她身边不亏。

  扶苏跪了下来,仪态端雅:“父皇英明, 儿臣附议。”

  跟着李斯跪了下来:“陛下英明。”

  然后是李斯一脉的朝臣, 接着是几个伴读的爹也跪了下来, 而后朝臣陆陆续续跪了大半儿, 最后剩下一些顽固保守党的, 你看看我我看看陛下, 最后脸一崩, 一脸便秘色,还是跪了下来,“陛下英明……”

  如此,这件事便成了定局,再无人反对。

  能怎么反对?此时大势已成,几乎板上钉钉的了,再反对徒惹陛下公子等人厌烦罢了。

  其实大臣们心里都跟明镜似的,单论功劳来说,救一大郡上百万百姓性命,赐封地并不为过,何况对方是一公主,公主得封地并不稀罕,他们只是太过震惊才堪堪三岁,陛下就赐了封地,此举前无古人。

  一旁的史官记下:“始皇五年,代旱,公主朝祈雨救代,得封地一,代。”

  下朝后,等陛下走了,一些大臣三三俩俩凑在一次小声讨论,张达没空,他美滋滋背着手就要出宫,他得早点回家去,等过会儿陛下赏赐就要到家了,他得早点回去,跟儿子一道接受赏赐多美呢。

  他不光自己着急,还替别人急呢,路过的时候看见公子婴慢悠悠走着,喊了声:“您还不快呢?就您这速度,等您回府了,赏赐都凉了。”

  “唉,这是我儿子人生第一次被陛下赏赐,我得亲眼见证着,我骄傲啊!”

  公子婴:“……”

  又说王大人,“王大人还去衙门呢?啧啧,真是冷血老父亲,听说你儿子昨天让你打了一顿,怎么着?今天下不来床了?”

  “哎哟,陛下多有眼光呢,陛下都知道给孩子们奖赏,就你这种老古董不讲道理,不由分说把儿子揍了,我该怎么说你呢?”

  王大人:“……”

  李斯慢腾腾从他身边经过,让叫住了。

  张达:“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,丞相今天终于做人了,真不容易!”

  “丞相大人您放心,回去后我告诉我儿子,让我儿子告诉你孙子,就说你今天识时务,帮小公主说话了,李要那小子保管会喊你爷爷。”

  李斯:“……”

  路过的同僚们:“……”

  谁能来收了这祸害?陛下怎么就让这根搅屎棍在朝为官这么年?生生坏了堂堂大秦朝廷的高格调,高知识,高涵养。

  也就前后脚的事儿,张达刚到府上,送赏赐的宫人就到了。

  宫廷御用的笔墨纸砚两套,金银两小箱,小太监还说了,“陛下吩咐宫里秀坊做衣服,等做出来了赏赐给各公子伴读,以后进出宫就穿这身衣服,多风光啊。”

  张宝兴奋得脸都红了,他、他其实也没做啥啊,都是公主的功劳,他们就跟公主身边玩儿。

  年幼的张宝等人都不明白公主立了多大功劳,也没觉得求雨多不可思议,起码对公主来说是很理所当然的,他们年纪小接受能力强,只知道公主超厉害,他们越来越崇拜公主了。

  但是,接受赏赐的感觉真不赖。

  他娘抱着他还亲了他,夸他真棒棒,他爹更兴奋了,说要把赏赐的圣旨拿去祖宗祠堂里供奉着。

  张达拍拍儿子小脑袋,“真不愧是我儿子,甭管这赏赐怎么来的,能得来就是本事,现在满朝哪个大臣不羡慕我的啊?我儿子真出息!”

  这话要是让朝臣们听了,又要啐张达一口了,这不要脸的要自夸别带上他们,他们才不稀罕!

  不……不稀罕个鬼啊!

  高门大户顶多多看几眼,羡慕谈不上,但中下的小门小户就稀罕了,谁家儿子年纪小小就能得陛下赏赐,进了陛下眼睛的?

  有了这份赏赐在,日后只要不为非作歹,都是很好的资历,圣旨也当众夸了他们聪明有大勇,有这样的金口玉言在,只要不犯大错,就算长大后能力平平,也能吃一辈子了。

  张达等人明白这一切都是看在公主的面子,奖赏都是顺带的。

  张达再一次庆幸自己把儿子送进宫当伴读了,这真是个英明无比的决定!当初送儿子进宫不就是为了这一刻,为了沾小公主光?

  这果实才咬一口就觉得美滋滋的,张达已经在考虑日后同陛下做亲家的可能性了,他儿子成天满口都是小珑宝,可见是有多喜欢小公主。